陷入這7個時間誤區,你的忙碌都是瞎忙!

與時間有關的話題流傳着大量似是而非的觀點。

人們是否確定,越快就意味着越好?同時處理多個任務是否一定會節省時間?滿滿的日程表是否會使自己的事業取得不俗的成績?

你瞭解時間麼?

我們擁有感覺器官,用以感知顏色、味道、聲音和溫度,但是卻恰好沒有感知時間的器官。

大腦根據各種事件和活動來計算時間。

發生的事情越多,人體活動得越快,就會感覺時間越緊迫。

我們對時間理解的誤區是:只有感知到的纔是真的。

我們終日忙碌和緊張的原因並不在於時間是有限的,那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以下的回答會呈現出人們在利用時間上的幾種誤區。

01 誤區一:沒有時間

今天,每個人都抱怨“沒有時間”。

這不禁令人想到區別樂觀者和悲觀者的“裝了一半水的杯子”的故事。

可惜絕大多數人在對待時間的問題上都是絕對的悲觀主義者。

人們看到的永遠是“失去了什麼”,而不是“擁有了什麼”,他們對每天的24個小時往往視而不見。

可喜的是,觀念能夠隨時被改變。

我的第一個非常簡單的“極簡時間”建議是:變成時間上的樂觀主義者!

樂觀可以改變我們的思維和行動,會使我們感覺就像真的擁有時間一樣。

調查顯示:在同一時間段,認爲自己有時間的人與那些忙碌的“時間悲觀主義者”相比,他們的動作更加從容,行動更有策略。

他們對結果也更加有把握,並且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績。

人們應當用更多的自信去處理日常的工作與日程安排,當然這還需要一些鍛鍊和耐心。

一些微不足道的行爲改變恰好是成功的關鍵。


02 誤區二:越快越好


信件分揀機每小時大約可以處理3萬封信件,而在相同的時間裏,一個人可能只能完成1500封。

從前郵遞員只在每天上午派送一次信件,如今電子郵件扮演着郵遞員的角色能夠隨時出現。

在1996年的瑞士證券交易所,每秒鐘能完成45筆交易,而在2009年,每秒鐘的交易量已經達到3000筆!

我們的生活節奏變得越來越快,只有那些時刻充實自己的生活,將自己永遠置於超車道的人才會被看作是效率高、充滿活力的典範。

誠然,絕大多數人喜歡這種速度,這讓他們享受着在高速公路上行駛速度達到200千米/小時的興奮感,享受着從陡坡的滑雪道上急速下滑的快感。

但是若一味地熱衷於速度,那麼總有一天會因爲剎車失靈而墜入萬丈深淵。

嘗試發掘慢生活的優越性。

“用事業換取充實的生活”已經成爲“追求事業和生活的極簡狀態”的人羣的至理名言。

這類人羣有意識地放慢生活的腳步,他們願意花費大筆金錢從緊張而繁忙的工作中解脫出來放鬆自我。

他們從自己的跑車中走出來,開上了寬敞的房車;

爲了休養生息,他們放棄了塞舌爾羣島的全程旅遊,取而代之的是波羅的海的露營度假。

重中之重是少一點忙碌,多一點生活的樂趣!


03 誤區三:誰做得多,誰就會成功

多多益善!

不管是用以增強抵抗力的維生素,還是用來提神的咖啡,抑或是爲派對做準備的購物,我們都願意再多一點。

然而在時間方面,則一定要避免這一信條。

一份滿滿當當的日程表和不計其數的加班,都無法保證事業的成功。

準時回家難道就不適合現代的工作環境了嗎?沒有緊迫感難道就屬於異類了嗎?

相反,如果誰總有做不完的工作,誰就必將迅速陷入混亂當中。

誰在恣意揮霍自己的能量資源,總有一天就會筋疲力盡。

你最好將關注點從數量轉變爲質量——

學會正確地看待什麼是“足夠”,然後對其他的某一個或多個對自己有吸引力的未來規劃“視而不見”。

工作上取得再多的成就也只是個人事業領域的成績。

如果完成更少的職責就足夠,那麼會有更多的時間花費在更重要的人和事上。

要敢於面對日程的空檔期,因爲日程表上的空白不會自動變成“空閒時間”!

要做好準備時刻迎接突發事件的出現,要每天預留時間給突發事件,事實上若沒有突發事件闖入我們的生活,豈不快哉?

那樣我們就可以盡情享受這額外的時間贈予,因爲時間和生活品質是密不可分的。


04 誤區四:互聯網能夠真正節省時間

一個通過Twitter發送的信息最多隻允許出現140個字符,但是它卻可以在幾秒鐘之後傳播給數以百萬計的人羣。

我們跨越世界上的任一時區,擺脫個人的時間節奏發送短信和電子郵件。

由於技術的進步我們隨時隨地地訪問互聯網,處於“在線狀態”;我們的交流通道從未間斷。

新聞不再是“事後播報”,現代科技讓新聞可以實時傳播到全世界。

手機和網絡是數字化的時間小偷,它們主宰了很多人的時間,我們被淹沒在了信息和數據的洪流中。

根據2008年美國IDC民意調查公司的估算,全世界每天約有2100億封電子郵件被髮送,而所有這些郵件都需要被閱讀和處理!

所以留給我們思考和反應的時間越來越少,而我們的緊迫感也隨之增強。

爲了能把更多的時間集中到重要的事情上,我們必須巧妙地中斷一些聯繫。

你可以給對方傳達這樣的信息:“我現在不在線,再見!”



05 誤區五:同時處理多個任務可以節省時間

同時處理多個任務依然得到人們的廣泛稱道。

網絡和一些生活方式雜誌就一致認爲:現代人必須具備同時處理多個任務的能力。

同時處理多個任務被看作是打開生產率、成功和聲望之門的鑰匙。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事物總在不斷地發生着變化。

“同時處理多個任務導致慘敗”“同時處理多個任務讓員工越來越愚鈍”“同時處理多個任務浪費時間”,此等類似的標題不斷登上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

科學研究早已證明:

誰想一蹴而就,誰的專注力就會相對分散,錯誤也明顯增多,他們往往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

一家紐約的諮詢公司曾經做出這樣的估算,因爲同時處理多個任務導致的錯誤每年給美國的經濟造成近6000億美元的損失。

儘管如此,還是有許多人依然在工作和私人生活中一如既往地同時完成許多事情。

尤其令人吃驚的是,同時處理多個任務之於經濟和身體健康都是極爲不利的。

其副作用包括過度緊張、頭疼、煩躁、焦慮,甚至還可能導致職業倦怠。

雖然許多人不願意承認,但有些事情是不能夠抑或是很難同時去完成的。

據說拿破崙能夠同時完成四五件事情,但大家都知道,他的命運並不盡如人意。

因此,我們應當摒棄同時處理多個任務的傳說,重新嘗試用“按部就班、水到渠成”的理念做事。


06 誤區六:休息是多餘的

休息?絕不行!還有這麼多事情等着去做,怎麼能夠休息?

銷售報表必須緊急地彙報給領導,會議一個小時之後就要開始了,需要給新客戶展示的報告還沒完成……

持續不斷地工作,這不僅是某些老闆的理想狀態,也是許多人感到任務幾乎無法完成時所採用的唯一解決方法。

時間壓力充斥着我們的每根神經,以至於休息常常只被當作令人厭煩的中斷。

我們認爲,誰想獲取成功,誰就必須整日工作。

然而我們既不能通過強迫,也不能通過嚴格的紀律得到更高的效率和更多的創造力。

人類並不是機器,沒有人能夠整日滿負荷地運轉。

沒有休息也就沒有成績,事實上這個道理人人都懂,然而我們還是不喜歡暫停工作。

哪怕只是短暫地休息,就能幫助我們恢復大量的體力和精力。

與壓力和加班相比,休息對於事業和健康更爲重要。

許多成功者都完美地詮釋了這一點,最突出的例子當屬溫斯頓·丘吉爾和比爾·克林頓。

他們即使在最嚴峻的形勢下也幾乎沒有犧牲過個人的午休時間。


07 誤區七:磨蹭就代表懶惰

“別這麼磨磨蹭蹭!”在孩童時期你是否也總是聽到這番催促?

這句話意味着做事拖沓,在浪費最寶貴的時間。

但是若能夠在草地上慵懶地躺着,抑或只是慢節奏地運動,日子這般度過該有多麼美好,每一棵小草、每一隻瓢蟲都值得我們用心去細細觀察。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們已經忘卻,偶爾的放空是多麼美妙。

拖沓、懶散、閒暇、放鬆,這一切在我們滿滿當當的日程表中都絕不會有一席之地。

相反,我們千方百計地找出零星的時間,並把最後的幾分鐘都充分利用。

空餘時間、閒暇時刻,許多人已不再把這些納入到自己的活動規劃當中。

然而,不必每件事情都親力親爲是有益身心的,休閒更是寶貴的,甚至是生命中的必需品。

牛頓、弗蘭克爾、弗洛伊德,許多重要的思想家都強有力地證明瞭,偉大的思想往往是在閒暇時刻誕生的。

因此每個人都應當邀請那些閒暇時刻更爲頻繁地光顧自己的生活,偶爾虛度時光,享受那片刻的輕鬆。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壓力的社會,所有的事情都要求被迅速處理,不論是工作、休閒還是生活。

我們卻從未發覺,這樣的高速運轉其實毫無意義,我們其實只是在和另外的一羣人共同忙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