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越來越自律,從這10件小事開始


01、確立一個可操作的目標


確立一個可操作的目標,並具體化(這個目標要可以讓自己觀察到、具體而實在的),而不是那種模糊而抽象的目標。


很多人都知道自己有拖延的情況,他們往往說的是我不要再拖延下去,這樣的話顯得是多麼的空洞和蒼白無力,很難執行。


因此,要改變拖延,不是喊着:“我要停止拖延。”


而是告訴自己:“我要在幾月幾日之前把某件事情做到什麼程度。”


這麼簡單的一句話,我們可以看出,時間具體化、對結果的預期具體化,在你執行的時候就會有動力。


02、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不要異想天開着能一下子把所有問題都解決,而是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先把那些不起眼而又不得不去做的小事情處理完。一個過於理想化的想法,往往都會被現實打擊得體無完膚。


在這裏我們也要做心態的改變,不是吶喊着:“我絕不再拖延下去!”


而是用行動來證明:“我將每天花一個小時時間學習數學或英語等。”


03、分解目標


將你的大目標分解爲多個小目標。每一個小目標都要比大目標容易達成,小目標可以累積成大目標。


不是:“我打算要寫那份報告。”


而是:“今晚我將花半個小時設計表格。明天我將花另外半個小時把數據填進去,再接下來一天,我將根據那些數據花一個小時將報告寫出來。”


04、管理日程


現實地(而不是按照自己的願望)對待時間。你可以問自己:這個任務事實上將花去我多少時間?我真正能抽出多少時間投入其中?


不是:“明天我有充足的時間去做這件事。”


而是:“我最好看一下我的日程表,看看我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做。上次那件事所花的時間超出了我的預期。”


05、先做起來你就贏了一半


只管開始做,不要想一下子做完整件事情,每次只要邁出一小步。記住:“千裏之行始於足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不是:“我一坐下來就要把事情做完。”


而是問自己:“我可以採取的第一個行動是什麼?”




06、利用好“15分鐘”


利用接下來的15分鐘。任何事情你都可以忍受15分鐘。你只能通過一次又一次的15分鐘才能完成一件事情。因此,你在15分鐘時間內所做的事情是相當有意義的。


不是:“我只有15分鐘時間了,何必費力去做呢?”


而是:“在接下來的15分鐘時間內,這件事的哪個部分我可以上手去做呢?”


07、爲困難和挫折做好心理準備


當你遭遇到第一個(或者第二、第三個)困難時,不要放棄。困難只不過是一個需要你去解決的問題,它不是你個人價值或能力的反映。


不是:“教授不在辦公室,所以我沒辦法寫論文了。我想去看場電影。”


而是:“雖然教授不在,但是我可以在他回來之前先列出論文提綱。”


08、注意自己的藉口


留意你的藉口。不要習慣性地利用藉口來拖延,而要將它看做是再做15分鐘的一個信號。或者利用你的藉口作爲完成一個步驟之後的獎賞。


不是:“我累了(抑鬱/餓了/很忙/很煩,等等),我以後再做。”


而是:“我累了,所以我將只花15分鐘寫報告,接下來我會小睡片刻。”


09、及時給自己反饋


獎賞你一路上的進步。將獎賞聚焦於你的努力,而不是結果。小心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你可以說杯子是半空的,也可以說它是半滿的。


記住:即便是邁出一小步也是進步。


不是:“除非我全部完成,否則我就會感覺哪裏不對。”


而是:“我已經走出了幾步,而且我做事非常努力,這感覺很好。現在我打算去看一部電影。”


10、向前看

多從正面思考


將拖延看成是一個信號。停下來問自己:“拖延傳遞給我的是什麼信息?”


不是:“我又在拖延,我恨我自己。”


而是:“我又在拖延,我的感受是怎樣的?它意味着什麼?我可以從中學到什麼?”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你能夠做出自己的選擇。你可以拖延,你也可以行動。即便在你心裏不舒服的時候,你還是可以行動。


並且以往的歷史無法決定你當下要怎樣做,你也不必等到完美之後才覺得自己具有價值,因爲你可以從學習、成長和挑戰自己中獲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