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翁意識受益的只是公司嗎?

有一家零售連鎖企業管理者近日巡店,發現一個現象:
正值夏天,18:40剛過,豔陽高照,卻發現多家店鋪門口的招牌燈箱已經開亮。進店問店員,店員答曰:公司規定18:30開啓燈箱。


然而有一天下大雨,一片昏暗,發現這些店鋪燈箱沒有開啓,問爲什麼不開燈箱,店員答:還沒到公司規定開啓燈箱的時間。


聽到店員的回答,這位管理者真是哭笑不得。而這個真實的案例卻暴露了這家企業,員工機械的一種工作狀態,固化的遵守公司的規定,卻不去思考這個規定背後的真正目的和要解決什麼問題,典型的“打工者心態”。



主人翁意識,在職場中,可以理解爲把工作上的事當成自己的事,甚至比關心家事更關心工作,能夠“像老闆一樣思考”,時刻站在“企業創始人”的高度考慮問題。它不是一個口號,而是一種信仰,一種高尚的品質。


“像老闆一樣思考”,是對員工能力的一種較高層次的要求。它要求員工站在老闆的立場和角度上思考、行動,把公司的問題當成自己的問題來對待。不僅是員工個人能力提升的重要準則,也是提高企業工作績效的關鍵。


“像老闆一樣思考”這種工作態度,源於IBM公司創始人老託馬斯·沃森的一次銷售會議。在IBM公司,每一個員工都有一種意識——我就是公司的主人,並且要對同事的工作和目標有所瞭解。員工會主動接觸高級管理人員,與上司保持有效溝通,對所從事的工作更是積極主動,並能保持高度的工作熱情。


職場中大多數員工的態度都很明確:“不可能永遠打工。打工只是過程,每幹一份工作都在爲自己積累經驗,等到機會成熟,更願意自己做一番事業。”


這是一種值得敬佩的創業激情,但是僅僅本着“如果自己當老闆,纔會更努力”的想法,結果可能適得其反。
作爲公司的員工,從進入公司那一天起,對於公司的規章制度、產品特徵、市場實力乃至公司文化都要盡力去理解。同時,也要了解同事、上司、老闆,瞭解他們是什麼樣的人,有什麼樣的脾氣秉性、工作作風,以及爲什麼他們會這樣處理問題,而不是像你想象的那樣做。

像老闆一樣思考,站在老闆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充分理解老闆的苦衷。試想你是老闆,你肯定也希望當自己不在公司的時候,員工們還能夠一如既往地勤奮努力、踏實工作,各自做好分內之事,時刻注意維護公司的利益,這樣你就可以一心一意處理好外面的事情。
如果你是公司老闆,當你派出你的員工到各地處理公司業務的時候,也希望他們都能使公司的業務順利開展,公司的效益節節上升。


既然你希望你的員工這樣去做,那麼,當你回到員工位置上的時候,你就應該想到,公司爲我們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平臺,我們就沒有理由不盡力把公司的事情做好。


老闆也是人,他考慮的問題比一般員工更多。因爲他需要處理的事情多,需要打交道的人多。員工和老闆之間是什麼關係?直觀地看,當然是僱傭關係,而實際上雙方是共同創造價值,共同分享經營成果的互惠共生關係。


像老闆一樣思考,樹立一種“主人翁意識”,並不等於發出了所有人都可以成爲老闆的信號,而是一種更高的期許和要求。

我們應該以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具有更強的責任心,努力工作更上一層樓,更加重視對客戶的服務,贏得更廣泛的尊重和認可,取得更多的合作機會等等。

那麼在工作中,如何像老闆一樣思考,樹立“主人翁意識”呢?這需要我們對自己的行爲準則有更爲深刻的認識。不妨思考以下問題:


1、如果我是老闆,是不是應當保證自己的言行舉止符合公司要求,維護公司的形象,以免對公司產生不良的影響?


2、如果我是老闆,會怎樣對待態度惡劣、無理取鬧的客戶?


3、如果我是老闆,面對公司中無謂的浪費,是不是應該立即採取必要的措施加以制止?
……
儘管,我們無法在此一一列舉出老闆應該思考的所有問題,但毫無疑問,當你以老闆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時,無形中會對自己的工作態度、工作方式以及工作成果,提出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只要你深入思考,積極行動,一定會有很大的提升,並且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