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一寒衣節,同思故人寄暖衣

寒衣節,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衆稱爲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寒衣節流行於北方,不少北方人會在這一天祭掃,紀念仙逝親人,謂之送寒衣北方將寒衣節與每年春季的清明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合稱爲中國的三大“鬼節”。
天氣從九月開始逐漸要冷了,寒衣節也就標誌着嚴冬的到來。人們在添衣禦寒的同時,也將一些“冬衣”與一份思念,捎給遠去的親人。

寒衣節的由來
有關寒衣節的來歷,版本有多種,最早的是來源於周人的臘祭日,這天要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而時間恰好在農曆十月一日。

朱元璋“授衣”傳說


相傳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稱帝,爲了顯示順應天時,在十月初一這天早朝,行“授衣”之禮,並把剛收穫的赤豆、糯米做成熱羹賜給羣臣嘗新。南京民諺說:“十月朝、穿棉襖,吃豆羹、禦寒冷。”“寒衣節”由此而來。人們還在加衣避寒的同時,也將冬衣捎給遠在外地戍邊、經商、求學的遊子,以示牽掛和關懷。
此外,還有因先秦的迎冬禮儀脫胎而成、孟姜女千裏送寒衣、商人促銷伎倆等等的傳說。

寒衣節其實是溫暖的。天南地北,萬別千差,這一系列的祭祀活動都寄託人們對親人的思念,對美好生活的期望。擺一份清供,倒一杯淡酒,遙祭九天的明月,思念故去的親人。
天氣漸冷,記得給親人送去一份溫暖的問候。